了解更多關于水性漆...
抗閃銹劑的選擇
水性漆在底材為鋼鐵的情況下,施工時容易出現(xiàn)閃銹。目前只有通過加入緩蝕劑來解決。根據(jù)緩蝕劑形成的保護膜的類型,緩蝕劑可分為氧化膜型、沉積膜型和吸附膜型緩蝕劑。
氧化膜型緩蝕劑
鉻酸鹽、亞硝酸鹽、鉬酸鹽、鎢酸鹽、釩酸鹽、正磷酸鹽、硼酸鹽等均被看作氧化膜型緩蝕劑。鉻酸鹽和亞硝酸鹽都是強氧化劑,無需水中溶解氧的幫助即能與金屬反應,在金屬表面陽極區(qū)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其余的幾種或因本身氧化能力弱,或因本身并非氧化劑,都需要氧的幫助才能在金屬表面形成氧化膜。由于這些氧化膜型緩蝕劑是通過阻抑腐蝕反應的陽極過程來達到緩蝕的,這些陽極緩蝕劑能在陽極與金屬離子作用形成氧化物或氯氧化物。沉積覆蓋在陽極上形成保護膜,以鉻酸鹽為例,它在陽極反應形成Cr(OH)3和Fe(OH)3,脫水后成為CrO3和Fe2O3的混合物,主要是γ-Fe2O3在陽極構成保護膜。
沉淀膜型緩蝕劑
鋅的碳酸鹽、磷酸鹽和氫氧化物鈣的碳酸鹽和磷酸鹽是最常見的沉淀膜型緩蝕劑。由于它們系由鋅、鈣陽離子與碳酸根、磷酸根和氫氧根陰離子在水中、于金屬表面的陰極區(qū)反應而沉積成膜,所以又被稱作陰極型緩蝕劑。陰極緩蝕劑能與水中有關離子反應,反應產(chǎn)物在陰極沉積成膜,以鋅鹽為例,它在陰極部位產(chǎn)生Zn(OH)2沉淀,起保護膜的作用。鋅鹽與其他緩蝕劑復合使用可起增效作用,在有正磷酸鹽存在時則有Zn3(PO4)2或(Zn,Fe)3(PO4)2沉淀出來并緊緊粘附于金屬表面,緩蝕效果更好。由于沉淀型緩蝕膜沒有和金屬表面直接結合,而且是多孔的,往往出現(xiàn)在金屬表面附著不好的現(xiàn)象,緩蝕效果不如氧化型膜。
吸附膜型緩蝕劑
吸附膜型緩蝕劑多為有機緩蝕劑,它們具有極性基因,可被金屬的表面電荷吸附在整個陽極和陰極區(qū)域形成一層單分子膜,從而阻止或減緩相應電化學的反應。如某些含氮、含硫或含羥基的、具有表面活性的有機化合物,其分子中有兩種性質相反的基團,親水基和親油基。這些化合物的分子以親水基,例如氨基,吸附于金屬表面上形成一層致密的憎水膜,保護金屬表面不受水腐蝕。
以往應用最多的緩蝕劑是亞硝酸鈉,其抗閃銹效果較強,但是亞硝酸鹽是強烈的致癌物對施工人員危害很大,因此現(xiàn)在采用較少。
閃銹的發(fā)生的機理是因為各方面的系統(tǒng)原因,絕對不是一個防閃銹劑就能解決的。和基材的種類,含碳量,雜質含量,以及平整度,是否打磨,打磨程度,配方設計,含水量,干燥快干,施工的溫度和濕度都有關系。但是從本質上看,閃銹是一種電化學反應。從方向上我們建議,除了防閃銹劑之外,盡量控制配方含水量,控制干燥速度,調整體系的潤濕劑和消泡劑,控制 PH值。www.sisdin88.com